隨著進入11月份,南方也逐漸開始進入冬季,云南的11月,但凡下點雨,溫度就開始急劇下降,那么,面對這樣的冷空氣來襲,蔬菜溫室大棚要怎樣應對冷空氣的到來呢?
1、檢修保溫設施
及時將保溫被、卷簾機等提前檢修好,確保隨時可用。保溫被在使用過程中,由于拉力的作用,保溫被會出現被拉長的情況,而且如果保溫被受潮的話,會因為下部拉力較大,使得保溫被出現下。因此鋪設完保溫被以后,一定要把上下兩端固定結實,加大后屋面固定鋼絲的數量(兩根為宜),每隔兩米設置設置一根與保溫被反方向拉力的鋼絲,按照保溫被上設置的固定孔用繩子拴牢,在保溫被兩側穿繩加強保溫被抗拉能力。
及時調整撐桿卷簾機,以防出現機頭“拱”棚膜的情況。卷簾機上卷時,由于卷桿上的保溫被太少,達不到足夠支撐起機頭的厚度,因此機頭就會對其底部的保溫被、草簾以及棚膜形成巨大壓力,從而造成較大的破壞。為了防止產生這種情況,就要適當調整立桿與機頭間的距離,當調整到合適距離時,立桿與撐桿所產生的重量,會將機頭稍微抬起,降低卷簾機機頭運行時對其底部保溫被和棚膜的壓力。調整好以后立即將立桿底部固定,防止其移動。
初冬,天氣變化大,檢修好保溫設施后,還要注意根據天氣變化靈活保溫。溫度管理應以均衡保溫為主線。氣溫降低后,應及時關閉前臉通風口,覆蓋保溫被,確保棚內夜溫不低于12℃即可,也不可過度保溫,短時間的低溫條件,對于蔬菜調節自身功能,提高抗逆性是有好處的。
2、降低濕度,減少病害發生
冬季保護地設施栽培,病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濕度大。如果能把濕度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,就能很大程度減少病害發生,保證蔬菜的產量和質量。
降濕的方法:
1)操作行覆蓋有機物 ,減少水分蒸發
在操作行覆蓋一些透氣性好,而且有吸濕作用的有機物,如稻殼,覆蓋厚度3-4公分。操作行覆蓋稻殼后,不僅能夠減少蒸發,還能起到吸濕作用,而且鋪設后其透氣性好,不會導致土壤板結,換茬翻地時將稻殼翻到土壤中,能夠改良土壤,增加土壤透氣性,分解后還能提高土壤地力。覆蓋粉碎的玉米、小麥秸稈,吸濕效果要好于稻殼,并且這些作物秸稈在腐爛的過程中還能釋放出較多熱量和二氧化碳,提高棚內溫度和蔬菜的光合作用。有條件的菜農也可以鋪設草炭,草炭具有無味、質地松軟、吸水保水性好、富含有機質和腐殖酸等特點。在操作行內鋪設草炭,其吸濕效果要好于稻殼和秸稈。用于土壤中也是很好的有機肥料。
2)種植行地膜起拱
覆蓋地膜的目的之一是減少水分蒸發到空氣中,如果地膜貼地覆蓋,澆水時地膜上面會容易存水,起不到減少蒸發的作用。因此地膜盡量起拱覆膜,澆水的時候進行膜下暗灌,這樣既能減少水分蒸發,又有很好的提高地溫的作用。
3)避免棚膜結露
棚膜滴水對棚內蔬菜危害比較大大,棚膜上的水滴滴到植株上,會引發多種病害。另外,棚內結露滴水使得棚內濕度增加,也有利于多數真菌病害的發生。尤其是連陰天氣,棚內溫度低、濕度大,病害發生重。
棚內結露會對光線形成折射,使原本透過棚膜的直射光變為散射光,造成棚內光照度降低。
如果發現棚膜結露嚴重,可使用有機硅兌水噴霧,提高水滴在棚膜上的延展性,減少棚膜結露。
4)增溫+放風,加速散濕
棚內溫度高了,相對濕度自然就小了,同時,棚室內溫度的升高能夠加快與外界的氣體交換,將濕氣排到棚外,達到降濕的目的。在冬季增加棚內光照是提溫zui關鍵的措施,菜農可通過擦拭棚膜,增加棚膜透光度,以及懸掛反光幕或補光燈進行增光提溫。通風散濕,要把握好通風時間。早上拉起覆蓋物后,先不要著急放風,棚室密閉半小時到一小時,待棚室內溫度有所提升后,可通小風排濕,半小時候關閉通風口繼續提溫,在不影響蔬菜生長的情況下,盡量將溫度升高,然后再拉大風口通風。下午,待溫度降到25℃左右時關閉風口,在關閉通風口到放覆蓋物這段時間,棚內濕度會有所升高,建議在放覆蓋物前半小時,再進行10-15分鐘的通風,可有效降低夜間棚內濕度。
3、養根護葉,增強抗逆抗病能力
低溫季節的農事操作中,澆水、施肥不當很容易損傷根系。澆水時應選擇地下水水溫與地溫比較接近的時候,以防溫差大造成炸根。
低溫季節施肥不當很容易損傷根系,一般化學肥料溶解時會吸收熱量,造成水溫降低,因此沖施化學肥料要提前配置母液,浸泡一段時間后進行。
生產中要重視功能性肥料如腐殖酸類、氨基酸類、海藻酸類、甲殼素類、核苷酸類等肥料及生物菌肥的使用,這一類肥料可刺激植物生根,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。
低溫季節,大多數蔬菜根系吸水吸肥能力較弱,易表現出葉片發黃甚至出現缺素癥狀,建議菜農可直接葉面噴施氨基酸類葉面肥配合中微量元素葉面肥,以延長葉片的功能期,防止葉片早衰,使每張葉片提供和積累zui多的干物質,增加產量。